:::
admin - 台江分校 | 2008-10-27 | 點閱數: 2598

吳茂成2008/10/25

三杯茶,遇見台南社大。
在昨天的新秀教師培力工作坊,在教與學的熱情對話中,我們激發出一些問題意識,在步出教室之外,繼續思索。

社大的公共性的使命與義務是什麼呢?社大如何透過各項課程,推動社會參與,讓師生展現力量呢?這些提問,在林冠州主任的開場白中,透過實際案例與大家分享,從河流到諸羅樹蛙守護,我們清楚的看到了社大的學習力量,不只是在教室,而是走入社會,走進自然。

這就是社大課程的公共性與進步性,這樣的課程,透過社大團隊成員:教師、學生、行政人員,三方面的互助合作,才能一步一步的實踐,從社大的教與學的結構來分析,包含著三個內涵,一個是社會參與的公民使命願景,一個是培育終身帶著走的能力與建立學終身學習環境,最後是個人的學習與成長。這三個內涵就是社大教師的挑戰與希望的所在。

然而從外在的威脅來說,社大必須面對補習班與高等教育的市場挑戰,我們必須從這二塊成人教育市場中,找到社大的藍海,我想,這是所有社大人必須共同思考的課題,這種思考的基礎即是在於對於美好的生命與社會的追尋,一如先民開台追尋安身立命家園的奮鬥歷程,我們必須團結,必須合作,共同在追尋美好的社會與生活的願景下,教師、學生、行政人員三方一起行動,如此,社大將是守護台灣最重要的基地。

在今日全球化的困局與挑戰中,台灣社區大學必須朝向跨界的學習與教學進行思考,不再是單打獨鬥,不再是躲在教室中,而是要與不同學程,不同學習者,不同教學者,不同社會問題進行對話與合作。

很高興的,在昨天的小組討論中,不同學程的新秀教師們共同來討論課程公共化的理想與可能的做法,大家彼此鼓勵與批評,提出許多不錯的想法,有人提到要用「分享的觀念」來教學,教與學沒有障礙,彼此造就;有人希望找回快樂與人的本質;有人則是要從學習去關懷社區;有人主張社大應該全齡的終身教育機構 ,學習者沒有年齡的差距,強調學習要走出去;有人以為社大應該是一個魔法森林,有很多的樹,有清新的空氣,教室是藏在樹上,每個人都帶著笑容來學習…

我一邊聽一邊筆記,記下大家的願景與希望,做為最後的講者,我試著從課程公共化去呼應大家的想望,我們有了共同的願景之後,接下來,便是如何透過教學設計與實踐,一步一步去實現。

我認為社大的教師,要能激發學習者參與社會的熱情,一步一步去學習,朝著教學目標前進,一起去追尋美好的社會與生活,這樣的課程目標要靠著教學設計與實施來展現,教師要針對學習評鑑進行反思與思考,修正課程。教學一如賣藥一樣,首要在激發學習者問題意識,例如賣藥者常言:身體有問題嗎,有問題要如何治療?要如何保養,然後推出買一包送一包行銷手段…,教學者就是要思考如何透過有效的教學設計,才能讓學習者空空來,但滿載而歸。賣藥的人就是有其賣藥的目標,教學設計與實施也是要繞著學習目標前進,最後要讓學習者帶著成就回去,簡單說就是學習者要有改變。

很高興的,課程公共化的討論,十分激烈,我們延後一個小時才下課,但是,在大家的心得分享中,我們彼此聽到更多的可能性與希望。黑松老師說,人為了活下去,就要健康,登山就是綠色產業,就是節能減碳,希望有五六百萬人到戶外登山,就能省下更多能源;肚皮舞老師說,透過課程走出教室,認識不同的文化,讓自己愛上自己的身體,學肚皮舞也可以節能減碳;建築老師說,課程要朝向公共化的進行修改,要讓學員去理解家的空間之外,進而關懷到社區空間,透過空間的理解去認識社區,做一些改變;玩結的老師說,玩結要與生活運用結合,可以關懷社區老人與孩子,讓老人的手可以靈活,鼓勵學生去社區服務,也可以與書法給合,希望到大廟參與,為平安符打結過爐…

這一切想望與可能,令人激動起來,步出教室之外,我沒有想到當初為何會接下複蓉的邀約,規畫這場新秀教師培力工作坊,也許就是因為社大的公共參與精神與可能性吧!

三杯茶遇見社大,規劃課程之始,即希望透過三堂課,在課間喝茶的自然與近距離的對話,激發出一室的禪意與希望…你我聞到了嗎?

緊張的一天,充實的一天結束了,下了課之後,黑松老師趨前與我握手,他說,今天第一次接觸到課程公共化規劃的新觀念,他說這些對許多社大的老師來說,也是很重要的…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mail.tncomu.tw%2Fmodules%2Ftadnews%2Findex.php%3Fncsn%3D11%26nsn%3D407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