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elly - 最新活動 | 2024-02-20 | 點閱數: 692

埕埕來開講     
地點|埕南25/中西區信義街25號埕南25
時間|晚,7:30-9:30  講座免費,需事先報名


系列1府城老街與產業     

講者|張耘書/《臺南府城舊街新路》作者
府城開發早,人潮熙攘,商業活絡,清代就發展出行業匯聚的街道,
從府城傳統的行業街說起,以及從古城老街到城市流轉。


3.19(二) 來攘往,老城食事(餅與點心業)
4.06(二) 生百藝一條街(民生工藝行業)
5.21(二) 包辦人生一條街
6.18(二) 城市摩登,游藝樂事

系列2民俗學MEET媒體識讀  

現代媒體渲染下,民間信仰宮廟全由黑道經營以及童乩經常與騙財、騙色?或者農曆七月不能吃冰塊、拜香蕉、李子與梨子、醫院不能拜鳳梨、女性不能參加各種祭典的各種民俗禁忌?且來揭密民俗學中有趣的傳聞。
講者/溫宗翰/民俗亂彈執行編輯,關注臺灣民俗學、無形文化資產發展等議題

3/12(二) 宮廟、黑道、8+9?
4/09(二) 乩童與詐騙
5/14(二) 大甲媽是繞境還是進香?


6/11(二) 民俗禁忌如何誕生

民俗學第五講 9/13 中秋節真的要吃月餅嗎?

 

民俗學第六講 11/15 殭屍存在人世間嗎?

 

民俗學第七講 12/20(五)過年圍爐要吃火鍋嗎?

 

民俗學第八講 1/20(一)誰的國運誰的籤

 

民俗學第九講2/11(二)七夕是最失敗悲慘的情人節


民俗學第十講 3/14(五)現代社會如何面對燃金、燒香、放鞭炮
 

民俗學第十一講3/28(五)  為何清明節假期照理不應放假?


民俗學第十二講 5/16(五) 你真的聽過屈原故事嗎?


民俗學第十三講 6/13(五) 嘉慶君難道真的沒有來過台灣?


 

 

系列3|台南美學400年

講者|李書旆/台南社大東西方文化美學賞講師
臺南歷經史前、荷蘭、明鄭、清領、日治、民國等各時期,擁有豐富的歷史資產和美術作品,形塑出獨特的生活樣貌與文化底蘊。讓我們從美術及工藝的角度重看過往,尋找文化復興的未來契機。


1/24(三)未來在過去—臺南美術四百年簡論
2/21(三)美物新生活—臺南工藝四百年簡論

 

文資科蒐研

地點:埕南25
講者:林秋婷/台南市博物館文化資產科學檢測研究中心主任

第一講:

11/7(四)老建築修復的科學調查

古老建築的每塊磚石、每道痕跡,都低語著時光的故事。修復這些歷史遺產,遠不止是重新粉刷外觀,而更像一場跨時代的科學探險。

從成分分析到結構穩定性檢測,每個步驟都考究著工藝與知識的精湛結合。修復是科學的交流,也是與歷史對話的藝術,每一分努力都是在讓這些見證歲月的建築,持續述說它們未完的故事。

地點:集福宮

第二講:

12/12(四)消逝的色壁        

日式建築的牆壁,隨著歲月的流逝,顏色悄然變化,每一層褪去的色彩都訴說著時代的記憶。無論是淡雅的米色、沉穩的灰泥,還是雨水侵蝕後留下的痕跡,這些色調映照著日本建築美學中的寧靜與樸素。然而,如何在修復過程中保留這些歲月的印記,成為一門藝術與科學的結合。

修復過程不僅是對色彩的還原,更是對材質的細緻研究——從傳統工藝的泥牆技術,到現代材料的科學檢測。我們將探討這些牆面色彩隨著光影與時間的流轉,如何透過修復技術得以延續。

 

4/11(五)阿立祖的召喚:走進平埔族群的信仰世界-淺談阿立祖信仰(上)
講者:張淑君/資深臺南導覽員


5/2(五)阿立祖的召喚:走進平埔族群的信仰世界-淺談阿立祖信仰(下)
講者:張淑君/資深臺南導覽員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mail.tncomu.tw%2Fmodules%2Ftadnews%2Findex.php%3Fncsn%3D57%26nsn%3D5281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