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elly - 教學報 | 2014-05-22 | 點閱數: 447

 

 

2014/05/22 硬蠟片教學記錄

2014 年 05 月 25 日 by 楊素貞
硬蠟的小技法 : 厚度檢測量尺 & 硬蠟片

A.厚度檢測量尺
首先取下一截硬蠟片
用銼刀修整出不同的厚度
完成的量尺,呈現階梯狀區分出不同的厚度
透過燈光,比對硬蠟的顏色,可以判斷作品的厚度。厚度量尺完成!!

B.硬蠟片教學~愛心墜示範 :
硬蠟片上構圖,取下需要的圖案
銼刀修整輪廓
蠟雕刀修飾細部線條
最後用砂紙從粗到細打磨製光滑,即完成

 

2014/04/17實物鑄造教學記錄

 2014 年 04 月 22 日 by 楊素貞
實物脫蠟鑄造創作最基本原理﹐是利用各式各樣實際型體為基模﹐藉著蠟材在液體狀態會吸附在形體表面成形特性﹐以產生細密寫實的性格形體。實物造型包括人為與自然﹐形態包羅萬象﹐蠟模原型來源勿慮匱乏。
以實物為模的脫蠟鑄造具有下列創作特色:


1、豐富且多源的基本型模
 實物脫蠟鑄造創作以實際型體為基模﹐而造型來源包含自然型體與人為型體。自然萬物各有其形體﹐大自然的力量也使形體充滿有機的生命力﹐如日月山川、草木花鳥…等﹐無一不可作為創作素材。人體也是萬物之一﹐透過人體的整體或局部得以傳達訊息﹐早就是各類藝術媒材的最愛。另外人為性形體亦不下千萬種﹐如建築、雕塑、工程、工藝、工業、交通、科技…等領域。這三類領域創造出難以計數的造型與事象﹐皆可成為實物脫蠟鑄造創作的素材。


2、塑形限制性最低
 由於石膏、陶土、橡膠…等材料在液態或柔軟狀態很容易隨形變化。因此﹐先利用石膏、陶土、橡膠等適當的中介媒材為實體模﹐再藉著蠟液易吸附特性在模型內成形﹐藉著以產生細密寫實的蠟模。由於石膏、陶土、橡膠等材料非常易於取形﹐在局部形體的翻造上幾乎沒有任何技術限制。創作者很容易隨形掌握﹐加以借用與轉化﹐專心於構形創作﹐發揮個人獨特視覺語彙。
 

3完整的創作自由度
 無以計數的造型來源﹐加上技術塑形最小的限制性﹐提供構思靈感上的活水源頭。讓創作者在設計上擁有完整的自由向度﹐在形態上、機能上與材質間尋求最隹組合。將個人藝術涵養完全融入創作思考﹐以發展設計新穎、掌握時代風尚且深具意涵性作品﹐進而塑造獨特的形式風格。


4迎合少量多樣化的需求
 這是一個大眾的時代﹐卻也是少眾分項消費的年代。每人隱身熙來攘往市群中﹐又急於顯示於它人不同。在消費市場中作品形式與商品風格﹐如何迎合少眾多樣化的趨向﹐又不會提高產本﹐對於任何經營者都是極大的考驗。實物脫蠟鑄造創作方式﹐提供生產創作與消費需求的利基點。它能為個人品味量身訂製造型﹐亦能兼顧少數群眾多樣形式的需求﹐讓雙方各得其所﹐找到最隹的平衡點。最理想的是﹐勿需添加設備﹐改變製程以增加生產成本﹐只需要創作者無遠弗屆的創意與想像﹐即可達成


5藉以蘊涵意念或傳達內涵
 人是地球上文明與文化的締造者、參予者﹐一切事象的價值、理念、情感…等映照於人﹐才有意義。因此﹐人的形象或局部形體﹐往往是藝術表達時寓意或抒情的媒介。人體的意象做為精神象徵、情感的暗示﹐會引發觀者深刻的省思與聯想。而以人為物為作品意象﹐是透過物與人彼此經長期互動所促成的雙向交流﹐累積形成人文情感與社會共識。實物脫蠟鑄造創作借用兩者之間關係﹐重新詮釋其中蘊涵的意念或內涵﹐將提供觀賞者極大的想像空間。
 

2014/03/13軟蠟捏塑教學記錄

金工製作常用蠟材做成立體造型後,以脫蠟法再製作成金屬物件;蠟材包括『軟蠟』及『硬蠟』兩大類,軟蠟可以用來塑造,硬蠟則適用於雕刻。
【軟蠟特性】
(一) 基本型軟蠟可自由拉長。
(二) 蠟片有各種不同厚度。
(三) 細長的線蠟依使用目的有多種不同的粗細及軟硬。
(四) 黃臘為製作手拉蜜蠟時使用。
(五) 修補蠟是黏土狀軟蠟,作為修改、塗補時使用。
【基本技法】
(一) 切割法:軟蠟可用刀具切割。
(二) 塑形法:軟蠟適合捏塑成創意造型。
(三) 連接法:配件之間的連接,可運用金屬刀具或電熱筆從較容易操作的部位開始作業。小型配件之間可利用針或前端尖銳的金屬,將尖端加熱後,快速地劃過兩個配件之間,使其熔合。
(四) 補蠟法:補蠟時,無論是使用金屬刀具或電熱筆,都要先將尖端加熱至能熔蠟的溫度;先塗上少量的蠟,再熔下一部份要用的蠟,要以整體能融合一體的技巧來進行補蠟。作業時要留意是否滲入空氣,萬一產生氣泡時,先調整溫度再重新補蠟。補蠟完成後,用銼刀修整,直到看不出接合痕跡為止。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mail.tncomu.tw%2Fmodules%2Ftadnews%2Findex.php%3Fncsn%3D66%26nsn%3D4973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