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報名 沁怡 - 最新活動 | 2013-05-07 | 點閱數: 2112

《旅途》新書分享會 渲染感動的滋味

這天,邀請爸媽,一起去聽演講吧!
作者瓊齡讓我們看見,母親最終的快樂,來自於女兒的陪伴。和解永遠都不會太晚,母親一直都在等著女兒回頭,伸出手,給她一個笑容,甚至一起體會彼此的生活。
時間:102年6月6日 星期四早上10:00-11:30
地點:台南社區大學/台南市北區公園路750號 延平國中內
分享人:張瓊齡&蔣秋綿女士﹝瓊齡的媽媽﹞
 

專欄:
《網氏女性電子報》「飄浪遊靈」專欄
《魅麗》雜誌「魅麗心」專欄
《國語日報》家庭版「旅行可以不一樣」
「音樂家的成長路」專欄作者。
 
著有《深愛這一切》(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基金會)
《從Me到We的旅程》(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
《親密是教養的起點》(遠流)
《Toby的聚寶盒》(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等書。

★ 從「旅行」到「公益旅行」
  長年投身「國際志工」和「公益旅行」的瓊齡,透過接觸孟加拉窮人銀行,更確定要讓媽媽理解她的工作,與那些她不知道的世界。然而如何打破媽媽既定的印象:「出國就是在玩樂」,「公益行動就是花錢找罪受」呢?於是他決定善用媽媽的專長「理髮」,先從當志工的老師開始,慢慢地透過以「分享」、「拍攝影片」為由,讓媽媽走入自己「公益旅行」的工作之中。

★發掘相愛的許多可能
  透過旅行,媽媽才能才能放心把手交給女兒,任憑引領,去到她想也沒想過的地方。母女間的疏離與彆扭,需要透過相處,才能真正了解對於彼此的愛,有多厚重。哪怕是爭執,哪怕是吵鬧,都無損於母女彼此相愛的事實。

經過了多年的旅行努力之後,才能懂得「尊重媽媽,讓她做她自己,讓她用自己的方式來愛她的孩子。」或許因為長年累積的隔閡,導致某些表達愛的方式,不夠細膩, 然而只要記得彼此相愛,只要女兒願意伸出手,母親與女兒,不管時間多長,永遠都能和好。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mail.tncomu.tw%2Fmodules%2Ftadnews%2Findex.php%3Fnsn%3D2293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