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三尾啦!五尾呀!共八尾,來五尾,共十三尾啦!」漁民一邊撈魚苗,一邊吟唱,曲調簡單又有抑揚頓挫,沿海漁民自然發展出的獨特數魚歌謠,聽起來十分流暢,台江國家公園特別拍成紀錄片,將於四月十九日在全美戲院公開放映。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去年拍攝完成的「魚音繞梁︱戀唸台江」紀錄片,記錄台江地區魚苗交易真實場景,共記錄廿多首珍貴的數魚歌與老漁民的養殖生活文化。
即使電腦化 唱數魚謠不含糊
漁民林吉進說,魚苗買賣少則數萬尾,多則上百萬尾,每次都得僱用多名經驗熟練的漁民幫忙數,因人手多,為了避免被旁人影響而出錯,因此自然發展出這種獨特的數魚歌謠,即使現在已電腦化,但是計算魚苗還得靠它,而且準確性很高,一點也不輸電腦。
台管處長呂登元表示,「數魚歌」是漁民用來計數魚苗數量和取信買賣雙方的一項功能,可說是最即興、也是最在地的歌謠。旋律或輕快或沉穩,節奏或快或慢,每個人各不相同,極具個人特色,是常民生活的展現,更見證台江養殖產業發展歷程。
台管處表示,紀錄片將於四月十九日(六)下午一點在全美戲院舉辦放映會,邀請片中人物與會,並於現場展演「數魚歌」。南大音樂系教授鄭方靖、紀錄片導演林建享及本片導演陳怡靜等人,也將參加分享。參加者可獲贈「魚音繞梁」DVD,即日起可透過網路報名,額滿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