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躍出阿里山山脈天光而行駛的火車,通常嚴守分際律動,準點出入站,這份嚴謹是通勤的上班族與學生所依賴,好依算計的通勤時間,準時上班上學。那天天冷,我起床晚,出門後豪邁揮動步子,趕往嘉義火車站搭車。
就少那三十秒,眼巴巴望著平常賴以搭乘那班自強號緩緩滑動,滑出眼眶,滑出一片空白,消失在向南的鐵道上。叩隆聲不再,我恍然回神,趕緊轉至第二月台上電聯車,若再錯過這班車,約需等上半小時,才有火車開往台南站。
電聯車老式的坐位,是二條相對的長椅沿著車壁設置,中間留出通道,車內情景一覽無遺。坐定後,對座一位中年女子,胸前碎花側背小包。女子,手中握住一把黑柄剪刀,雙唇緊抿,鎖起眉間,低頭沈在自己的世界。我的眼珠子似著了魔,不由得定格眼前的景像,探究女子做什麼。車內其他乘客或滑下眼皮休息、或滑動手機前往網路國度。電聯車開動不久,女子動了起來,手指在包包裡游移,夾起白色紙卡,剪刀口騎上紙卡,像地球繞行太陽在圓曲軌跡的向心牽引下,安穩地前進,晃動的火車、拉扯的時空,看來也無法令利剪脫離軌道,她剪出個圓,再緩緩細修圓曲,看了看,滿意地收進包包。
一站一站,乘客車廂來去,女子目光未離開過手中的紙片,流動的世界被她剪裁,只留下一口包包。嘉義到新營站間,她從包包裡再挑了些零落紙料,剪下了二組有弧邊的類三角形,落回碎花包裡。
到了新營站,女子終於抬起頭往窗外看去,確認了自己身處何方,數秒後又回到胸前的碎花包。這次,她拿出一小塊黑布,套在剪好紙形上,我忽然懂了,了解圓形、弧邊三角紙片的意義,這是一份具體化的樣規,好在扭捏的黑布、米黃布確實取下想像的形體。
追隨著女子的視線,望向她腿上那份廣告,廣告頁面上有一隻漫畫風的小黑貓圖案,萌樣,充滿療癒感。小黑貓圓頭尖耳,二窪圓白眼眶,骨碌似黑珠子。
線從包包拉出,穿過針孔,針線相依,針穿線隨,縫線不急不徐進出,規律分布,沿布邊輪廓,偎起類三角內耳的米黃布與外耳的黑布,女子偶而停下整理縫線,慢慢小黑貓躍出了紙面,躍出了想像的框框,有了生命意涵。
女子的包包,收納也作夢,放入生活日常,創造了不同的時刻,在日常的軌道上,緩緩自轉,轉動了生活的想像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