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elly - 最新活動 | 2015-09-01 | 點閱數: 81

※    台南社區大學1042學期 [說書時間第21季]
說故事與聽故事--講座免費 自由入座
說書時間/第21季 累計第294場-306場
星期五 晚上7:30-9:30
政大書城台南店 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20號B1

企劃/臺南社區大學
協辦/政大書城

1042學期 [說書時間第21季]
https://tncomu.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csn=57&nsn=5493


主題:交通

<場次1>:
時間:9月25日

講者:張元豪/台南社大鐵道班資深班代

講題:沿著鐵道去旅行

說明:台灣的鐵道沿線分布著許多不同人文風情的聚落;有礦村、糖廠、以及木材小山城,這些隱沒於山林田野間的小站,隨著產業的轉型;加上媒體及部落客的介紹,漸漸的變成了一個人或三五好友的鐵道旅行路線。像是來到嘉南平原搭乘4、5年級生記憶中的糖鐵,前進後山尋找口耳相傳的祕境小站,沿著河谷穿過隧道來到電影中的悲情城市;搭乘唯一的慢車開著窗吹著風開始我們的鐵道之旅。 

 

<場次2>:

時間:12月11日講者:郭恆安/台南社大「學旅行」講師、自由行部落客及作家、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會員

講題:自由旅人眼中的各國都市大眾運輸-以德國為例

說明:二十多年來自助旅遊約三十幾個國家,一位都市大眾運輸及鐵道迷的我而言,每次旅行總是不忘體驗歐洲那些大眾運輸發展上百年的城市移動文化,相對於台灣都市在這領域的基礎建設,長期以來的忽略與投入不足,總是嚮往著有一天自己居住的地方也能夠有如此美麗的城市移動之美。


主題:城市的公民運動


<場次1>:
時間:10月16日

講者:陳宗欣、蘇江翰、張玉馨/成功大學零貳社社長、社員

講題:學運社團在幹嘛?—零貳社的日與夜

說明:零貳社是于2008年成立的學運社團,成員積極關注公共議題,並在日常中實踐理念。一路走來,社內成員紛紛將觸角延伸至社會各個迫切需要改變的面向,如轉型正義、勞農議題、土地正義、高教資源、性別意識等,多元的組成使得零貳社在持續的辯證中尋找方向、在紛雜的碰撞中有所長成。與您分享這個社團的尋常經營,以及當黑幕降臨時曾做出的抵抗。

<場次2>:
時間:10月2日
講者:陳建明/2個孩子的爸爸、台南市空污防護自救會召集人

講題:台南空氣污染到底有多嚴重?! —細懸浮微粒pm2.5對身體的傷害!

說明:在每年的10~3月,中南部幾個縣市,由於季風,地形的因素,加上台中火力發電廠,台塑六輕…等空污排放,這段期間,24小時的細懸浮微粒pm2.5監測值幾乎超過標準值的1~3倍以上。而台南市在2014年環保署的全年監測值當中,僅有17天符合美國優良空氣品質的標準。國內外許多研究單位指出,空氣中含有化學毒性的細懸浮微粒,對高齡族群,孕婦,孩童,幼兒,以及過敏族群有直接而明顯的健康威脅,並且不分性別年齡,會造成呼吸系統,心血管與腦部病變!


主題:台南與澳門,一個劇場人的雙城記

<場次1>:
時間:10月30日

講者:楊美英/資深劇場創作與藝術評論人,出版《城市散步美味劇場》、《筆記光影──楊美英戲劇論述集》

講題:詩人、女人、藝術家:城市空間的戲劇編導經驗

說明:什麼是「特定場域表演」(site-specific performance)?這座城市曾經有過哪些相關經驗可分享?從個人藝術想像連結到城市記憶,諸如:《綠洲MOVE!》新秀創作計畫於321巷藝術聚落(2014),以及《太甜》(2014)、《夢之葉2013》、《私信》《四美圖1210》(2012)、《竹行‧蟬》(2009)等於郭柏川紀念館、愛國婦人館、總爺糖廠、台南吳園等處的演出。當事過境遷,聽聽故事吧。
<場次2>:
時間:12月18日

講者:楊美英/資深劇場創作與藝術評論人

講題:劇場、市場、賭場:我的澳門藝評人經驗

說明:由於一個藝術節駐節評論的邀請,踏上了短期的旅行,通過了十天的藝術節活動,認識了一個陌生的城市;經歷了彼城的浮光掠影,從中取材,介紹澳門藝術節的點滴、表演空間類型與城市生活體會。

主題:關於這個世界,還有另一種說法(共同主辦單位:台灣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協會ICYE)


<場次1>:
時間:11月6日
講者:蔡淳惠 /到烏干達擔任國際志工

講題:非去烏干達,我的國際志工體驗

說明:去國外當志工聽起來是那麼浪漫,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裡,短期志工如何試著「進入」當地的歷史社會脈絡,並在文化衝擊下,找到自己的定位。而「旅程,是在回來之後開始的」,短暫停留後,回到台灣,經驗改變著看待事物的每一個眼光。希望將這些經驗運用於這塊土地,讓體驗成為「社會實踐」!

<場次2>:
時間:12月25日

講者:David Lenzen /ICYE德國籍來台志工

講題:來德國過聖誕節

說明:David家都如何過聖誕節的?在德國聖誕節吃什麼食物、做什麼裝飾、應遵守什麼規矩?今年聖誕節來與David一起過個德國聖誕節!


主題:咱台灣-人、語言與詩

<場次1>:
時間:11月13日
講者:施俊州/成大台文系文學博士,現任《台灣文藝》主編

講題:外省囡仔寫台語詩─程鉄翼的文學創作

說明:Thiâⁿ Thih-e̍k(程鐵翼),一個 gōa-séng gín-á(外省囡仔),怎麼會來寫台語詩、pian Koa-á-hì ke̍k-pún(編歌仔戲劇本)、出版台語兒童繪本呢?這在文學社會學,有啥「驚--人」的意義與啟示?經驗上,這樣的詩人是怎麼「混」出來的?他遲遲未出版的台語詩作,是否也應了人家對台語詩的文類刻板印象――政治詩、koa-iâu-thé(歌謠體)?答案是開放的,也是值得一賣的關子。

<場次2>:
時間:11月20日
講者:施俊州/成大台文系文學博士,現任《台灣文藝》主編

講題:政治外的詩情─林裕凱的小鎮漫遊∕書寫

說明:你如果是林裕凱的FB朋友,單看他那些貼文,一定會對他那種「左批國民黨、右打民進黨」的台獨立場印象深刻。再讀他的詩,「印象深刻」一轉為「瞋目結舌」。他長期擔任真理大學麻豆校區的台語文教授,閒來無事,常跟他家阿芬 pō-lián(步輾)、「漫遊」,詩就這樣產生。說他的詩「溫柔敦厚」,是種侮辱!是「生活詩學」,故而「美學」。


<場次3>:
時間:11月27日
講者:王耀東/大台南文化研究員

講題:台南小吃漫談

說明:「富過三代始知吃穿」台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物產富足是最有資格談論「吃」的美食文化,位居廣大的平原以稻米為主食,西面臨海漁業、養殖業發達;而東邊山地民豐物兆,山產、果品特多,全區盛產糖、鹽,還有來自各地的移民,這些組合孕育出什麼樣的「台南小吃」的飲食文化?

<場次4>:
時間:12月04日

講者:王耀東/大台南文化研究員

講題:台南人的「禁忌」與「法事」

說明:「禁忌」與「法事」屬巫術行為的一體兩面,一為消極性的巫術形式;而另一則為積極性的巫術形式。在日常生活起居中存在著某些被禁止的行為和思想,人們常以不作為的退避,以避免觸犯某種神祕力量;或求助積極性的法事以消災拔渡。發生在我門週遭的如「收驚」、「安太歲」、「補運」、「改運」、「點光明燈」、「草(紙)人脫身」…甚至於「打城法事」等這種和陰間亡魂打交道的事了,有些人不太敢靠近更遑論去了解,就算現在也有很多人有類似的禁忌。

時間:10月23日

講者:唐大可/慕紅豆創辦人、簡佳慧/諮商心理師

講題:翻轉吧!我們--生命視角的縮小與放大

說明:投入十年的職場,發現自己不適合上班族的工作,奮力一躍,跳出原來的職場,開始了紅豆湯的創業生活,也找出一套公式:分享+紅豆湯=快樂。如今創業四年,若快樂又不在,該如何翻轉呢?透過生命故事的分享及曼陀羅彩繪活動,來體驗"翻轉視角找快樂"的滋味吧!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mail.tncomu.tw%2Fmodules%2Ftadnews%2Findex.php%3Fnsn%3D5493

文章類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