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elly - 最新活動 | 2014-09-01 | 點閱數: 75

主題:關於這個世界,還有另一種說法(共同主辦單位:台灣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協會ICYE)

<場次1>:
時間:9月27日
講者:毛于綸
現任GOMAJI吃喝玩樂員工
2011-12至法國擔任長期志工
畢業於文藻外語學院法文系
講題: 離開去旅行,找到自己?
說明:曾經浪漫的以為只要離開熟悉的環境,就能找到迷惑的自己。沒想到迷惑越來越深....對生命也開始有了另一個新的體認。
工作之餘,我們的人生到底在追求什麼?

<場次2>:
時間:10月25日
講者:戴碩毅
2012至望安島擔任海龜保育志工
2012至日本屋久島擔任海龜保育志工
就讀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以海龜保育創作為主
講題:成為志工,從與海龜相遇開始
說明:雖然學的是美術設計,卻想做生態保育工作;雖然不是生物系相關科系畢業,卻一直熱愛生物,高中的轉折決定了一切,而最愛的烏龜一直帶領著我找到未來的人生方向,也開始踏上追尋與保育海龜的夢想,目前也在積極做海龜保育創作與宣導,期望未來能有越來越多的朋友關心生態保育。 

<場次3>:
時間:11月22日
講者:賴佩如
2009擔任屏風小將-劇團志工
2011至印度擔任短期志工
講題:這世界,和你的印象不同-我的印度之旅。
說明:你印象中的世界該是怎麼樣呢?我拜訪的雖國家不多,但發現同樣一件事情每個人遇到的情況都不同,如同瞎子摸象,端看你摸到的是象鼻還是象耳。

<場次4>:
時間:12月20日
講者:蔡秀敏
2009擔任ICYE語言營志工
2010&2011至美國度假打工
2012淡江大學畢業後至厄瓜多擔任語言教學志工
講題:越是沒有方向,越要“玩”出自己的方向
說明:2012年的8月至2013年的5月我在厄瓜多,世界末日說帶著我豁出去了。學習、旅行、當志工,我發現這世界需要我,我也好需要這個世界。我和世界立下了一個遊戲規則:只要我付出愛,她就回饋我十倍的愛;若我勇敢,她就帶我看見十倍的勇敢;相反的,倘若我停下腳步,我的眼前會一片漆黑,我得付出二十倍的努力才能把燈打開。
燈暗,遊戲開始……

主題:南方影像
<場次5>:
時間:10月4日
講者:平烈偉 /南方影展執行長,多年參與影展的經驗,致力於推廣優質影像給觀眾,期望透過影像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講題:過程─南方影展13年
說明:南方影展13年了,幾年來始終堅持要帶給台南朋友們不同的視覺饗宴,透過影像的力量,要讓大家看見世界的精彩和最在地的聲音。

主題:咱台灣-人、語言與詩
<場次6>:
時間:11月1日
講者:施俊州 /台語文學博士
講題:葉石濤與台語文學
說明:這個論題,要從葉石濤的多重角色談起。小說家葉石濤,與台語文學有關係嗎?身為台灣文學史的建構者、評論家,葉石濤同台語文學有關係嗎?台語人葉石濤、華語作家葉石濤,乃至日語作家葉石濤,難道跟台語文學絲毫沒有關係?葉石濤怎麼看待台語、台語文學的?葉石濤與台語文學的關係,就表現在葉石濤與台語文學不甚有關係上。本論題打算從比較「溫情」的角度,談談這個歷史「共業」與文學史現象。

<場次7>:
時間:11月8日
講者:施俊州 /台語文學博士
講題:葉石濤小說的「su-tài-luh」(風格)
說明:日語借詞「su-tài-luh」,「風格」(style)的意思。不從太理論的
風格學∕文體論(stylistics)切入葉石濤小說風格的論題,我們聚焦在葉石濤寫小說的2種「方式」(style):敘述語氣,以及語類風格。前一個面向,跟葉石濤小說的喜劇精神有關;後一面向,則攸關「鄉土文體」(鄉土文學的語言風格),乃至台語文學的議題。

<場次8>:
時間:11月29日
講者:柯柏榮 /台語詩人 
講題:台語詩的台南書寫(一) 
說明:從歷史的呈現,用詩來談「赤崁樓的情批」,及台灣街改頭換面的啟示,兩者都是府城的古蹟,從詩人的角度來敘述內心「詩」的情愫。
 
<場次9>:
時間:12月6日
講題:台語詩的台南書寫(二)
講者:柯柏榮 /台語詩人 
說明:你曾經予故鄉的芳味「傷著」,加味的安平小吃;劍獅的死忠,是生活中每人的記憶;詩人節遊台江速記在地文化的閃光燈,三個府城的故事長景,讓詩人帶你走進府城文學的後花園。

主題:土地長遠,腳跡就是肥!
<場次10>:
時間:10月11日
講題:台江內海及其庄社(上)
講者:吳茂成 /從事成人學習、台江文化、河川環境教育、寫作等教學研究工作
說明:台江十七世紀最壯闊的內海戰役,臺灣地名源於「台員」嗎…「台江」之名從何來…台灣海埔地如何開發經營…渡海、拓墾、治水─台江三大神話故事為何…想要了解最草根的台江文化運動,認識台江國家公園、台江地方學、台江大廟興學運動,不可錯過這次的講座!

<場次11>:
時間:11月15日
講題:台江內海及其庄社(下)
講者:吳茂成 /從事成人學習、台江文化、河川環境教育、寫作等教學研究工作
說明:台江十七世紀最壯闊的內海戰役,臺灣地名源於「台員」嗎…「台江」之名從何來…台灣海埔地如何開發經營…渡海、拓墾、治水─台江三大神話故事為何…想要了解最草根的台江文化運動,認識台江國家公園、台江地方學、台江大廟興學運動,不可錯過這次的講座!


主題:我們該核去核從?
<場次12>:
時間:10月18日
講題:核能發電的真相—公民應該知道的核電
講者:吳仁邦 /台南社區大學環境行動小組研究專員
說明:台灣是否適合發展核能發電廠?核能發電的真相又是什麼?核能發電是一成熟的高科技發電技術嗎?全世界各地區核能發電後的高階核廢料如何解決?台灣真的有能力於2055年解決並設置好高階核廢料儲存場嗎?邀請您一同來探討與解析核電安全。

<場次13>:
時間:12月13日
講題:台灣何得核能—核四不合適?
講者:林元笠 /台南社區大學能源講師
說明:為何貢寮核四廠被稱作為拼裝車呢?台灣已經擁有核一、核二、核三廠,台灣需要新核四廠嗎?台灣真的需要這麼多的發電量嗎?什麼又是備載發電量呢?為什麼要增加經濟發展就一定要增加用電總量?那到底何謂經濟發展指數GDP?核四安全未解套,為何政府要在此時採用公投來解決爭議呢?請您來聆聽我們共同擔心的問題,核四廠安全紅綠燈。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mail.tncomu.tw%2Fmodules%2Ftadnews%2Findex.php%3Fnsn%3D5498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