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elly - 最新活動 | 2013-03-15 | 點閱數: 59

主題:關於這個世界,還有另一種說法(共同主辦單位:台灣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協會ICYE)

<場次1>:
時間:3月15日
講者:林彥妤(2012至尼泊爾擔任短期志工)
講題:結束,是另一個開始
說明:2012年選擇獨自出走至尼泊爾,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的單獨旅行,拆解和重組不斷出現在這些衝撞裡,只要夠勇敢,一次次的旅程將成為認識自我的動力!

<場次2>:
時間:5月10日
講者:Alma Leiva(簡愛庭-2012-13宏都拉斯籍來台志工)
講題:出走,讓我看到更多的愛!
說明:在台生活期間的獲得是超出我所想像的,當我選擇出走到台灣,我不僅看到它的美好,也是我的學習之旅,更是宏國與台灣文化交流的機會,來聽聽我的出走勇氣和我眼中的宏都拉斯。

<場次3>:
時間:6月28日
講者:陳姿宇(2011至西班牙擔任短期志工)
講題:有種節奏叫做「慢」生活-學習「慢」生活的哲學與態度
說明:在西班牙小鎮兩點吃午餐、三點睡午覺、五點又開始工作,直到九點又開始吃晚餐,這樣的生活習慣,是懶散?還是享受? 在西班牙古城哥多華的連鎖速食店裡,為了買個漢堡等了一個鐘頭,這樣的等待,是耐心? 還是恆心?


<說書人> 黃建龍/
主題:想望台灣之一: 從西班牙案例看台南文化資產的維護

<場次1>:
時間:3月22日
西班牙擁有44個聯合國世界遺產,同時以一年超過九千萬外國觀光客成為全球最大的觀光國之一,當然他與台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16世紀與荷蘭人分別占領了南北台灣。
生活、觀光與文化資產在西班牙一直是共存的,也就是歷史就在一般人的生活之中,讓我們透過實際的案例來認識西班牙是用什麼樣的方法與政策來維繫保存與現代生活。


主題:想望台灣之二:從西班牙看台南-自然與歷史街區的保存使用
<場次2>
時間:4月19日
西班牙擁有44個聯合國世界遺產,同時以一年超過九千萬外國觀光客成為全球最大的觀光國之一。
人文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二者,自然的更替與人為歷史的痕跡都是西班牙文化資產保存的思考重點,透過案例來看看他們如何兼顧私有財與個人權益同時達到保存的目的。


主題:想望台灣之三:從西班牙看台南-世界第二大旅遊國的節慶與觀光行銷
<場次3>
時間:5月17日
Fiesta!全球聞名的奔牛節、番茄節、火節....等,西班牙一年365天幾乎各地天天都有不同的節慶,還有透過特殊活動來與產業、觀光結合,看看他們如何詮釋與進行這些大型慶典。


主題:想望台灣之四:從西班牙經驗看台南-古都治理的可能性
<場次4>
時間:6月14日
看西班牙如何透過政策進行都市景觀保存,用什麼組織系統進行操作與執行。
官方與公民的角色與想像,如何平衡觀光、生活與保存,回頭來對照分析台南的城市治理。


<說書人>柯柏榮 / 台語詩人
主題:台語新詩的「妙觀」與「逸想」

<場次1>:
時間:4月12日
講題:監獄文學中的台語詩(一)
「監獄」是令人怯步又好奇的名詞,一般人既有的印象,大都是罪惡、神秘、黑暗……,甚至是不法勾當。講者將以「更生人」的角度,用台語詩來描述「監獄」裡的種種跡象,揭開這神祕的黑紗。
 
<場次2>:
時間:5月3日
講題:監獄文學中的台語詩(二)
   從「監獄」重的威權制度、思鄉情與個人的內省,來探討每個人內心的轉折。
 
<場次3>:
時間:5月31日
講題:按怎讀、寫台語詩(一)
每一篇的書寫都有其創作的目的,從粹練的文句中體驗用字的思考,如何才能讓基本功更厚實;課程中從台語詩創作的經驗,分享創作的歷程,及如何來欣賞台語詩的內涵。
 
<場次4>:
時間:6月21日
講題:按怎讀、寫台語詩(二)
從投稿文學獎的經驗談,來看詩的妙觀與逸想 ,以及題材獨特性的異想。
 

<說書人> 林家田 / 百式模型飛行載具負責人
 主題:「搞甚麼飛機」~ 遙控飛機不再是玩具
 
<場次1>:
時間:4月26日
講題:想入「飛飛」--遙控飛機的現代世界
遙控飛機?不就是常常在空曠的草地,引擎發出聲音,在空中繞來繞去的玩意?事實上,遙控飛機正以你意想不到的速度普及。驚人的是,隨著科技的進步,遙控飛機正逐漸改變我們所熟悉的世界!只要您有一顆想入”飛飛”的心,歡迎你來跟我們一起體會”搞飛機”的無限樂趣!
 
<場次2>:
時間:5月24日
講題:遙控飛機,也可以靜悄悄的
遙控飛機?有錢人的玩具吧!看著一群人窩在一起,搞飛機?這些人到底在搞甚麼飛機?沒錯,我們真的是在搞飛機!遙控飛機,入門不需要數十萬的花費。遙控飛機,也可以靜悄悄的。
  
<說書人>陳怡樺 / 2008年,取得英國Leeds大學環境學院環境與發展組碩士學位。
2009-10年間,獲浩然基金會『另類全球化國際志願者計畫』資助前往北京綠色和平食品與農業組工作。

<場次1>:
時間:6月7日
主題:走逛「雙面」城市-1
還記得高中地理課本中裡的英國煤都、鋼都、棉都和四通八達的運河嗎?還有大英國協的工業成就嗎?每每提起英國,總不免直接聯想到優雅的紳士、經典紅的郵桶、電話亭、公車,或悠閒的下午茶…如此的生活背後,英國更是開啟工業革命的重要推手,而這些曾經因工業發展而繁榮的各大城,在產業轉型外移之後,這些大城又如何從工業轉身呢?一起走逛曼徹斯特、格拉斯哥、里茲、雪菲爾、利物浦,這些擁有雙面風情的城市吧!

<場次2>:
時間:7月5日
主題:走逛「雙面」城市-2
魯爾工業區,在德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今成了著名的博物館群;斯洛伐克的多瑙河段也成了科技大城;北京七九八藝術特區曾經引領著中國工業化的年代,當工業發展緩步外移或深耕之後,一座城市的改變就在巷弄間展現,在大城小鎮又迎向哪些改變呢?邀請你一起東晃西逛地走逛這些工業大小城。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mail.tncomu.tw%2Fmodules%2Ftadnews%2Findex.php%3Fnsn%3D5499

文章類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