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min - 台江分校 | 2009-07-22 | 點閱數: 2654

朱楠賢教育部社教司司長    2009/7/8

        台南市社區大學台江分校與海尾朝皇宮推動「大廟興學」,這二年來舉辦很多有益社區居民學習的活動,貫徹執行社區大學解放知識、在地學習的理念,發揚村廟教育、文化及社會參與的力量,創新在地文化,培育社會公民,為深耕台灣在地社區教育,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此次一連三場次的「重回村廟,再造台灣」-大廟興學教育文化研習及「悅讀一夏」-再忙也要陪孩子閱讀一本書系列運動,不僅是深耕社區教育,更培養親子共讀習慣與興趣,英國作家葛林(Graham Greene)就曾說過:「早期閱讀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許多的未來就都擺在書架上;書籍帶給孩子的指引,是超過任何宗教的教誨的」。「大廟興學」已讓台江成為家喻戶曉社區學校,並讓村廟成為在地的學習中心、學術中心、閱讀中心,希望全國各地的社區大學與村廟組織,從各自的學區與祭祀圈開始行動,一同來推動「大廟興學」,為台灣的社區教育盡一分力量。

        過去的時間裡,個人一直很關心「大廟興學」各項運動的推展,對台江分校與海尾朝皇宮所有夥伴們的努力,深表敬意。重回村廟辦學,不僅能凝聚鄉親的社區意識,更能激發在地的文化及學習風氣,師生以行動共同來營造家鄉。每次收到「台江就是一座學校」電子報,我們可以看到大廟興學的活力與創意,例如,「社區公藝行動」、「大道公敬老日」、「大道公孝親日」、「悅讀一夏」等,師生們奉獻所學,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發展社區、關懷人群、提倡共讀,展現出社大公民學習力量,令人十分敬佩。更特別的是,此等活動與教育部刻正推動「台灣有品」教育運動-品德、品味、品質三品之主軸內涵(品德教育、藝術教育、閱讀教育、環保教育)不謀而合。走在前端,紮實的實踐者,從台江分校的辦學經驗看來,有品教育是可以透過社大的課程以及學習活動,從台灣最基層的村莊社區生活中,逐步來實踐,在生活中、在學習中感染人心,營造一個有品的台灣公民社會。

        對於所有參加「重回村廟:大廟興學教育文化研習」的學員及專家學者、志工,個人再度深表敬意,因為,有你們的熱情及參與,相信,必定能對「大廟興學」運動,產生更多的希望與合作的可能性。

        祝福大家,也祝福本次的研習圓滿成功!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mail.tncomu.tw%2Fmodules%2Ftadnews%2Findex.php%3Fnsn%3D687

文章類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