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颱風-曾文水庫大埔地區現況 20090827 大同三號橋到坪林
我們在路上問了一些當地居民,才知道要去草蘭溪必須從大茅埔的小路 A(嘉149)彎進去,不是從大埔橋,
在嘉149途中我們訪問一戶當地的居民,他說整個大埔地區就屬這個區塊最嚴重,我們一路上所見也證實其所言為真,
在曾文水庫附近雖然有看到一些崩塌,但跟這區比都是小意思,經過一些民宅,土石流自遠處的山沖刷而下,
樹枝、土石、泥漿,滿目瘡痍,從386到393每一個點都是一個崩塌或土石流,我們在393的地方遇到下大雨,
加上路況不明所以折返,回來後查看定位資料,才知道我們幾乎已經在山的陵線上,山腳下就是草蘭溪,
對面山的那頭就是三民鄉,地圖上看好近,但風災過後這距離就變的好遠,看得到也未必到的了。在這條小路上,
聽說有很多越域引水的工程車進進出出,心想這麼小的路,我的車開也都剛剛好,大車這樣壓,路基受的了嗎?
聽居民說莫拉克颱風時,越域引水的工人就是直接從三民走隧道到這裡逃出去的。 瑞光
相對位置圖示如下,中間就是草蘭溪。
.jpg)
越來越覺得 Google 地圖好用,這是虛擬的地形圖,我一直有一個納悶,途中紅線所示的位置,因為在三個山脈的
這個位置,陵線都剛好凹陷,也就變成道路的位置,是長久下來的沖刷?這裡有劇烈地質活動?還是這有斷層?
我不知道,待瞭解。
.jpg)
點394
這裡是大同三號橋往曾文水庫看過去,新做好的水泥堤岸已經崩塌。水源地,自然河堤,何需水泥堤岸?
.jpg)
往上游看過去,遠處的溪床上有很多的工程在進行。攔砂壩~旁邊就是崩塌的開始。
原來自然寬廣的溪床,為什麼要多此一舉?是礪石是鵝卵石就不行嗎?為什麼要填高?
為什麼要整地?為了誰?原來的自然景觀呢?花了多少錢呢?這也不是生態工法,因為原來生態破壞殆盡。
.jpg)
點386 茄苳一號橋,溪水土石當時有越過橋面。
.jpg)
右側還沒完工的堤岸已經崩塌。這麼自然的小溪,為什麼要水泥化?錢太多?
.jpg)
點387 崩落的土石
.jpg)
點388 從遠處下來的土石
.jpg)
點388 從遠處下來的土石。
.jpg)
點389 穿過一個小隧道,原來的路基已崩落了一半,溪水已恢復清澈,可以想像原來這裡是多美的一個地方。
.jpg)
點390 自右側衝下大量的土石,道路這一側變成攻擊點因而被削去了一大塊。
.jpg)
點391 自山上衝下來的土石流,所到之處夷為平地。
.jpg)
點392 開始下大雨了,泥漿水又開始四處漫流。
.jpg)
點392 從牆上的痕跡可以知道當時的土石流淹到的位置。
.jpg)
點392 雨越下越大,泥水往道路來了。這裡是一片檳榔園,被土石流夷為平地。
.jpg)
點392 這是村莊旁的小溪,一樣的被水泥化了,土石塞滿了河道,大自然暗自偷笑,要我走這裡~我就走給妳看。

點392 泥水自四面八方灌過來,這如果是晚上一定很危險,因為會分不清道路或是河道。

滾滾泥漿洪流就這樣傾瀉而下,這算是小的~雖是如此,遠處的大石頭還是很嚇人。
